对外汉语学习之冬至节的习俗 |
time:2015-01-28 15:29 Views: |
现在是11月份,离农历12月份的冬至节只有2个月的时间。昨日对外汉语小编与大家简单介绍了冬至(Winter Solstice)这个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冬至是每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也会慢慢变长。在古代冬至是个对中国来说不仅是个很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如今我们在《汉书》等书上皆可看到记载,在如今也有些地方把冬至当做一个节日来过,如北方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吃汤圆,米团等的习俗。今天对外汉语学习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聊聊冬至的传说与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
冬至源于汉代,在《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我们可见冬至在古代的重要性,汉朝将冬至设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而在如今人们虽没有古代那么重视这个节日但至今也有“冬至吃汤圆/饺子,大一岁”的说法所然冬至的“亚岁”的俗称由此而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据对外汉语学习小编所知,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在北方有句歌谣是这样唱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而吃汤圆是南方人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不同的地方它的传统过节方式也是不同但都大同小异。下面对外汉语学习就给大家介绍几个:
上海——家家吃汤圆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而用面粉做成的冬至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即可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宁夏——冬至吃“头脑”
宁夏银川有个习俗,在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据对外汉语学习小编了解所知,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
广东潮汕地区——“小过年”
冬至在广东潮汕地区绝对是一个大节日,在潮汕地区有“小过年”之称。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对外汉语学习小编调查所知,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也不在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苏州——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据对外汉语学习小编所知,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台湾——“九层糕”
而对外汉语学习小编了解到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据对外汉语学习小编所知,在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
上一篇: 对外汉语学习之冬至节的传说 | 下一篇: 对外汉语学习之中国传统节日——冬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