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学习中文的包容性 |
time:2015-01-21 14:11 Views: |
对于一批特殊的人群来说,在上海学习中文是一件喜悲相掺的事,语言的学习往往充满冲撞,这就是那些出生在国外从小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华裔。 早安汉语中文学校里的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国,他迷惑为什么黄皮肤的他要讲着不属于他的英语;而在中国,面对着自己的同胞,他自责为什么讲不出本该是自己母语的汉语。无论在哪里,他都像一个圈外人一样感受内心的疏离与寻根的痛苦。早安汉语的老师面对他的迷茫,为他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科,讲述在一种文化对于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关系上,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优势,这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人能一出生就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环境。当生活在英语世界为讲述英语而苦恼时应该放弃这种无谓的烦恼,因为文化本身无国界;当穿梭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所感受的对于汉语的憧憬是可以弥补的,因为人作为实在的个体本身都有来源和出处,我们的根系在中国,我们对汉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和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上海学习中文就是对英语的背叛,同样,熟练的讲英语也不是对汉语的挑衅,两种语言的交相融合应该是以兼容为前提,文化与文化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抗,甚至许多种文化都是相通的,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调和两种语言在自身的作用,让它们相辅相成的在各自所需的场合里运用自如,而不是对立。英语的先到和汉语的迟来,在他身上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自身的追求来改变主次地位,这种主次只是一种心理上的追求的比重的倾斜,绝不是让两种文化间接走向分离。 听完了早安老师的讲述,他面对血缘里根深蒂固的母性文化——汉语文化的“假性入侵”,抛开了以前的焦虑,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开始了全新的在上海学中文的旅程。这也证明了早安汉语学校的优秀,它能为学生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学会汉语,还有更多的人生价值观的导向。 |
上一篇:上海老外学汉语彰显中国软外交实力 | 下一篇:上海学汉语体系的完善 |